文章分類Article

住在新竹,窗要怎麼開?光影設計怎麼做?-讓自然成為家的作曲家

在設計空間之前,我們先得理解「環境」。

新竹的氣候,潮濕、多風、光線強烈,四季變化溫和卻細膩。這樣的氣候特性,讓「窗的方向、材質的選擇、光影的配置」都不再只是風格的選擇,而是與自然對話的技術與藝術。

這篇文章將帶你走入新竹微氣候的節奏之中,理解如何透過設計,讓自然光線與空間場景產生協奏,讓家的每一天都有專屬的光氛情緒。

 


 

一、新竹的季節光譜:不是只有夏天熱,而是光一直都在變

新竹年平均日照高達 1950 小時以上,屬於「光照穩定」地區。但也因為地處台灣西北沿海,常年受到東北季風影響,平均風速全台最高,濕度也相對偏高。

 

四季日照與氣候觀察:

  • 春季(3–5月):日照轉強,午後陽光斜射,適合導入漫射光
  • 夏季(6–8月):強光直射、風大,西曬與高溫問題明顯
  • 秋季(9–11月):光線柔和,是最佳「自然採光期」
  • 冬季(12–2月):日照角度低,日照時間短,但空氣清透

 

因此,設計時需掌握兩件事:

1.光線的移動軌跡

2.風與濕度的伴隨影響

 


 

二、窗型 × 光線 × 通風:設計的第一道旋律

1. 窗型選擇與朝向判斷

  • 南向窗:日照穩定,適合客廳與公共區域
  • 東向窗:清晨迎光,適合臥房或書房
  • 西向窗:強烈西曬,建議搭配遮陽設計(紗簾/格柵)
  • 北向窗:光線柔和穩定,適合工作區與浴室

 

2. 通風配置技巧

新竹風力強,若開窗錯誤,反而會造成空氣逆流與家具受損:

  • 採用對角開窗設計,形成穩定氣流
  • 百葉窗可調整進風角度,維持隱私又可通風
  • 玻璃窗搭配紗窗+上下可調式氣窗,濕氣排出更有效

 

3. 遮陽材質與介面選擇

  • 紗簾/雙層窗簾:柔化光影,打造細膩光氛
  • 木質百葉/格柵:讓光進來,影子也進來,充滿層次
  • UV隔熱膜:減少夏日高溫,但保留自然光感

 


 

三、三大空間的光氛設計建議

在設計光影協奏時,不只看「亮不亮」,而是看「怎麼亮」、「亮給誰看」、「亮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」。

 

✦ 客廳|呼吸感 × 節奏感

  • 白天光源:利用大片南向開窗,引入漫射光
  • 材質建議:搭配霧面木地板與米白牆面,讓光緩緩滑過
  • 黃昏轉場:加裝斜角百葉,控制日落角度、降低刺眼感

enlightened 設計語言:讓陽光成為牆上的時鐘,節奏在光影中流動。

 


 

✦ 書房|專注力 × 安靜度

  • 自然光方向:東或北向,減少強烈直射與反光
  • 配件建議:調光式窗簾+可調角度工作燈
  • 搭配材質:啞光木質桌面,避免反射眩光

enlightened設計語言:光線只在你需要的地方發光,讓思緒穩定流動。

 


 

✦ 臥室|放鬆感 × 私密感

  • 建議色溫:低色溫 2700K 以下的暖光為主
  • 自然光設計:搭配雙層紗簾,隔絕強光、保留日夜感知
  • 動線建議:設置感應式小夜燈,夜間移動更安心

enlightened設計語言:光不用多,一盞就能點亮安心。

 


 

四、設計不是靠補光,而是用自然說話

新竹許多屋主會因為房子日照不足而拼命加燈,但結果卻是燈光與自然光混亂、空間無層次。

 

我們建議從「協奏而非取代」的角度思考:

  • 自然光是空間的主旋律
  • 人工光是空間的和聲與節奏
  • 材質是共鳴器,讓光不只是照明,而是感受

像磨砂玻璃、紗簾、霧面漆,都是調光的「輕聲部件」,讓空間不吵、不硬、不膩。

 


 

五、詩意結語:讓自然光影在空氣中低語,家的節奏自此生動

光與影,是最不費力也最深刻的設計語言。

當你走進一個空間,若你能說不出為什麼覺得舒服——那可能是光線與空氣的節奏,剛好吻合了你的呼吸。

我們相信,一個真正能住得久的家,不是最亮、也不是最高級,而是:

「陽光在牆上慢慢走,風在窗邊靜靜吹,空間像音樂一樣,陪你過每一天。」

 


 

屋主知識

關鍵詞:新竹室內設計、自然採光、通風設計、光影氛圍

邀請你/妳一同加入生活共感計畫。歡迎追蹤+

https://www.wootahousedesign.com

TOP